|||计划管理|工作后台 ||

关于省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40733号建议的答复-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

关于省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40733号建议的答复

关于省十四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20240733号建议的答复

2024-08-12 15:34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
索 引 号 011043145/2024-32081 分    类 科技
发布机构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发文日期 2024-08-12
文    号 有 效 性 有效

您提出的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0240733号《关于统筹推进创新街区(园区、楼宇)建设的建议》收悉。经认真研究,现结合我厅职责,并会同省政府国资委、省经信厅、省住建厅,将办理意见回复如下

一、关于加强科创载体建设

一是孵化机构群体规模不断壮大。近年来,我省持续加强科创孵化载体建设,打造“众创空间+孵化器+产业园区”的科创孵化生态,构建全链条孵化体系,打造高品质孵化园区,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创业环境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建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250家,其中国家级84家,数量排名全国第五。省级以上众创空间350家,其中国家级95家,数量排名全国第七。省级及以上大学科技园15家,其中国家级5家。全省省级以上孵化机构在孵企业近2万家。

二是孵化机构管理服务机制逐步完善。我省出台了《湖北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办法》《湖北省众创空间管理办法(试行)》,进一步规范了省级孵化机构的认定和管理工作,完善了省级孵化机构以评促建、动态管理机制,推动孵化机构能力提升。推动武汉市出台了《武汉市创新创业特色街区(小镇)建设行动方案(2023-2025年)》,坚持城市更新与创新创业相融合,生产、生活、生态相融合,实现人才、技术、资本等高端要素集聚,大力推进创新、创业、创造和特色小镇建设,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创富生态,为创新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

三是孵化服务能力稳步提升。组织实施科技孵化服务“沃壤行动”,推动成立光谷科创大走廊孵化服务联盟,大力培育高水平、高素质、专业化、职业化的孵化器管理团队,进一步推进孵化机构提能、提档、提效,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。2022年,我省共有58家孵化器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良好以上等次,数量居全国第五位。截至2023年,全省孵化器管理机构从业人员4392人、创业导师5581名,比上年分别增长9.58%、14.60%;全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5937场次,对在孵企业培训349119人次,孵化器享受免税金额7194.48万元。2023年,全省15家大学科技园共拥有场地面积46.8万平方米,创业公共服务机构406家,产业化支撑服务平台99个;在孵企业1055家,在孵企业拥有有效知识产权8192件;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395场,参与人数2.8万人。

二、关于强化特色产业支撑

一是科学规划产业布局。引导孵化载体聚焦所在创新街区(园区、楼宇)产业定位,合理规划空间布局,确保不同功能区域之间能够形成有机联系和互动。同时,注重创新街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,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。加强创新街区内的产学研合作,推动企业与高校、科研机构之间的深度合作。通过联合研发、技术转移、人才培养等方式,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高效利用。

二是推进双创基地建设。推动各地区分层分批培育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,促进基地不断提升服务能力、扩大服务范围、改善服务质量,同时,基地整合各类优质服务资源,针对中小微企业服务需求,以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政策解读、管理咨询、创新决策、基础研究、技术研发、成果转化、特色化服务,构建集研发、中试测试、成果转化、产业化上市等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,通过高质量的服务促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。年提供各类服务超过50万次,覆盖企业近10万家,增强了创新街区(园区、楼宇)企业的获得感、满意度。

三是科技创新主体培育。启动实施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计划,深入开展服务高新技术企业“春晓行动”、科技企业孵化“沃壤行动”,2023年培育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1054家,光庭信息、天源环保等7家科创“新物种”企业成功上市,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.5万家,两年翻一番,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万家,一年新增1万多家。省经信厅出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“十大行动”,进一步推动专精特新企业增数量、提质量、蓄能量。目前,全省已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57家,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78家,排名全国第七、中部第一。

三、关于推动创新要素聚集

一是推动国资国企开展科技创新。成立科技创新和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工作领导小组,统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和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具体工作,积极引导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,大力推行“企业+实验室”模式,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创业共同体。贯彻落实省委、省政府“51020”现代产业集群战略部署,在光电子信息、新能源与智联网联汽车、高端装备、生命健康、北斗五大优势产业编制出台了《三年行动方案》和《重点任务清单》。推动出台《关于鼓励和支持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》,鼓励省属国企建设产业链创新要素共享平台,积极引导省属企业创新发展。积极组织在鄂央企和省属企业围绕科技创新项目开展大企业“发榜”中小企业“接榜”活动,聚拢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创新生态,提供创新场景联合创新。全力服务省属国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截至目前,省属国企已完成或参与49个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。

二是完善创新社区配套设施建设。组织开展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实施计划,指导各地将完整社区建设与“15分钟便民生活圈”“国球进社区”“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”“儿童友好城市建设”等重点工作统筹起来,有序开展完整社区建设。实施连片改造,通过“拆墙并院”和清违行动,指导各地充分利用闲置空间。鼓励利用存量厂房、闲置用房、公共用房等建设养老托幼设施,打造公共活动空间,合理布局文化、教育、医疗、健康等资源,创造高品质生活空间。坚持运营前置,结合居民需求植入便民超市、停车位、充电设施、养老抚育设施等多种收益业态,创新商业模式。将城市运营思维运用到“策投规建营”闭环,吸引各类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完整社区服务设施的设计、建设、改造和运营,以经营性收益覆盖运维成本,提高投资效益。推动线上线下社区服务业发展,接入文化、家政、教育、护理、养老等服务,满足科研人才多样化服务需求。

四、下一步工作

一是提升园区创新能力。积极探索开展跨区域、跨领域、跨学科创新合作,建设“众创空间—孵化器—产业园区”创新创业孵化体系,靶向引育初创期、成长期企业,扶持培养成熟期、转型期企业,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,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,提升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。

二是支持园区对接资源。锚定重点产业发展方向,深耕人工智能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,聚焦基础研究、技术研发、中试孵化、成果转化等创新环节,对接高校院所、大学科技园、国家重点实验室、技术创新中心等,招引一批支撑性、引领性、功能性项目,将创新街区(园区、楼宇)建设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。

三是强化园区要素保障。促进产业链、创新链、人才链、资金链、政策链、服务链深度融合,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,拓展“积分信用贷”等投融资服务模式,深入实施“楚天英才”科技创新团队计划和青年科技人才计划,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的发展高地。

感谢您对我省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。


湖北省科学技术厅    

2024年7月19日       


附件:

 已阅 0  打印   关闭 
网站地图